临夏干冰制冰厂生产厂家
制冰行业的安全管理要点
氨制冷机房必须配备气体泄漏报警器,浓度达15ppm即启动排风系统;高压管道需每月进行10MPa水压测试。员工低温作业要穿戴防冻手套(如3M Thinsulate材质),接触-40℃设备时禁止裸手操作。美国OSHA规定,制冰厂紧急洗眼器水温需恒定在16-38℃,防止冷水加重冻伤。2022年浙江某制冰厂液氨泄漏事故后,国内强制要求氨系统加装远程切断阀,事故时可在50米外紧急关停。
卢伟说,电价在今年继续攀至历史高峰,“一天电费就要2万块”。按照高峰期日产2000条总价值约3万的冰块来算,电费占比达成本的七成左右。另外,考虑到生产,他们坚持用氟利昂制冰,较部分企业用液氨制冰的成本更高。从2019年开始启用的设备,一般7~8年需要更新一次,受到需求收缩和利润挤压等因素的影响,他们也可能会延长更新时间。在制冰环节已经全自动的制冰厂,在效率提升上空间有限。不同地区的同行之间会频繁交流。卢伟说,考虑到制造业的梯度转移,用冰的市场需求也在转移。相对来说上海周边的用冰需求近年来都还不错,不过要去异地建厂仍需慎重考虑。他坦言,如果工厂的效益这两年还不好,自己也会考虑转行。
临夏干冰制冰厂生产厂家
制冰厂在城东综合市场设有门市部,这里同样忙碌。记者在这里遇到了正在指挥装卸冰块的臧阿姨,臧阿姨是边建国的妻子,夫妻两人各自管一处。“一个接着一个,我一下午接了五六十通电话,全是来买冰的。”臧阿姨说,富阳的冰块几乎都从她这里出,90×45×20厘米的规格,每块卖25元至30元不等,这几天是供不应求。“天气是真热,稍微动一动,就出汗,你看我眼角都发炎了。”她擦了把脸,用嘶哑的声音说:“昨天睡了不到两个小时,不过也就辛苦这几个月,看天吃饭。”
临夏干冰制冰厂生产厂家
“哗”的一声,80块新“出炉”的冰块整整齐齐被从模具中倒了出来,溅起一大片水花。每块冰块都是20千克,从水到冰,它们需要经历8小时的制作过程。52岁的徐春红立即走上前去,熟练地用钳子让“卧倒”的冰块“站起来”,并给它们套上“新衣”,然后麻利地拎起甩上推车,动作如行云流水。“子女都成了家,家里没什么经济压力。人不能闲着,劳动虽然累,但是累得快乐。”工作虽辛苦,他脸上却常挂着笑容。吴志中把装满冰块的小推车运到货车车尾,开始装货。“一,二,三!”重复多次弯腰、起身,他将一块块冰块齐刷刷地堆放在货车车厢里。“手碰到冰的时候还是很凉爽的,但是运输冰块是体力活,很辛苦,也很热。”56岁的吴志中是厂内“元老级”的工人,儿子尚未成家,他总想着自己多流些汗,帮儿子减轻点负担,这一干就是7年。货车装满,新生产的冰块要暂时在冷库内“安家”。徐立新将冰块装上小推车,向冷库走去。门被推开,寒气扑面而来,地面结冰有些滑,他小心翼翼把一车冰块运进去并放好。冷库外“热火朝天”,冷库内“冰力十足”,忙了一阵,他浅蓝的衣衫全被汗水浸成了深蓝。61岁的徐立新是组里的老大哥,但他依旧手脚利索,没有半分懈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