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银工业专用冰制冰厂需要什么设备
工业用冰与食用冰的质量标准差异
食用冰必须符合GB 2759-2015食品安全标准,要求细菌总数≤100CFU/mL,大肠菌群不得检出,生产用水需达到饮用水标准。工业用冰(如水产保鲜、混凝土降温)仅需控制可见杂质,但对冰的融化速度有特定要求。食用冰生产线需配备紫外线消毒器和臭氧发生器,工人须持有健康证并穿戴无菌服。美国FDA还规定食用冰接触面必须采用304不锈钢,而工业制冰设备可用镀锌钢板。两类冰的运输车辆也必须严格区分,避免交叉污染。
白银工业专用冰制冰厂需要什么设备
和加民制冰比起来,卢伟建在上海郊区的制冰厂规模要大一些。近的高温天,他们每天生产2000条冰块,相当于100吨。在此之前,他持股的另一家制冰厂在高峰期时能每日制作1.35万条冰块,相当于6000多吨。因此,他们也会承接像冰雪世界这样的急单。不过,这更多是一次性的订单,采购之后这些场地只要常年维持低温即可,不会再有新的大规模需求。高温天带来当下需求激增的同时,上海郊区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向周边地区转移的趋势,正在让卢伟他们逐年经历着整体需求收缩的挑战。同时,受去年开始显现的经济周期影响,周边工厂的采购需求变得更谨慎,“很多工厂还要公开招标的,大环境下企业经营不容易,自然谁的价格便宜就用谁的”。
白银工业专用冰制冰厂需要什么设备
1925年1月我国首开冰鲜渔行——上海永新冷库,位于周家嘴路953号。它是由舟山渔行老板兼舟山通商银行行长张肖根为主集股建造的。设有冻结间一间,冷库800吨∕日次,拥有2台澳大利亚8寸戈登(Gorden)双缸氨机,并以此招揽水产品冷藏。嗣后,1932年杏花楼建造制冰与冷藏、1933—1937洽茂与洽和建造冷藏冻鱼制冰厂、1935年全国保护委员会政府建造鱼类冷冻厂……此间共建有大小不一的15家制冰公司。据统计直至1940年为止,上海有大型水产冷库5座,生产能力为:冷藏4400吨∕次,日冻结60吨、制冰128吨,冰库1700吨∕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