张掖制冰厂地址
季节性波动对制冰行业的影响
夏季冰产品需求量可达冬季的5-8倍,导致制冰厂面临巨大产能压力。南方水产大省(如广东)的制冰厂在伏季休渔期需转型生产工业用冰,维持60%产能利用率。应对旺季策略包括:提前3个月维护设备;与冷链物流公司签订保底采购协议;租赁移动式制冰机补充产能。北美冰球联盟的指定制冰厂则反向操作,冬季主攻赛事用冰,夏季转为冰雕展览供冷。这种弹性运营模式可使年利润波动减少40%以上。
张掖制冰厂地址
记者:“冰的价格是多少?”男子:“每块冰10元钱,加上1元钱的包装编织袋,共11元。订货1000块以上,每块价格可以便宜到8元。”记者:“价格还可以,不过刨冰是往嘴里吃的东西,质量吗?可别让人吃坏了肚子。”
男子:“我这儿的冰全是用自来水冻的,对不会有问题。”
记者:“是净化处理的自来水吗?”
男子:“那倒没有,但对不会有问题的。市内繁华区有很多的刨冰店,我这儿的冰,出过问题。”
张掖制冰厂地址
次世界大战爆发期间,趁外国资本无暇东顾之际,民族资本的发展获得了一次难得的机会,我国各地商贾也纷纷来上海开店经营,那时的十六铺、小东门外“海货盈盈积如山”。于是催生了一批华丽冷气行、美琦冷气行、哈金冷气行、开文冷气行、华电商行、雷电冷气公司等等大小不一的冷冻冷藏商行。的上海杏花楼、新雅等几家大酒店的资方也联合集资,于1932年在峨嵋路创建的宏昌冷气股份有限公司,冷库投产后为各大饭店储藏冻鱼、冻肉等食品,日冻结能力25吨,制冰20吨∕日,冷藏库容1600吨╱次。但抗战时期,日商东方株式会社依靠日军势力强制了峨嵋路的宏昌冷气公司。此间,曾出现过一个人物,即早期跑街出身的符志清使出浑身解数为日商之事出谋划策、牵线搭桥,得到日人赏识,并擢升为株式会社的华经理(即买办)。嗣后伙同顾福祥、高阿炳等人于汉阳路组成协成公司,独包专卖,操纵冰价,欺行霸市,占据上海市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