兰州工业专用冰制冰厂怎么联系
特种工业用冰的市场需求
医疗领域需要-20℃干冰(固态CO₂)运输疫苗,其升华速率需控制在5kg/24h以内;电子厂超纯水冰用于芯片切割,电阻率须达18MΩ·cm;核电站用冰添加硼酸作为应急冷却剂。这些特种冰价格是普通冰的10-50倍,但需要定制生产线。日本三菱重工开发的微粒冰(直径0.1mm)用于海鲜速冻,保鲜效果提升3倍;而建筑用缓融冰(添加羧甲基纤维素)可使混凝土浇筑温度稳定在5℃±2℃达36小时。
工业用冰生产现场发展还看“冷链”
此前“四川小伙高温天卖冰块日入过万”“杭州男子一天猛卖冰块五六百吨”冲上微博热搜,有不少网友纷纷表示羡慕,表示来年也要开一家制冰厂,但制冰厂真的钱吗?
“如果早20年,可能我还会回答钱的。”刘国生对记者笑称,“我从事制冰产业有近30年的时间,深刻的感受就是越来越不好做。人工、电费、水费、租金都在上涨,利润空间越来越小了,现在一块冰的出厂价格甚至比20年前还要低。以前一块冰单价还能卖到15块,现在的价格区间在13至14元。”他回忆道。
兰州工业专用冰制冰厂怎么联系
“哗”的一声,80块新“出炉”的冰块整整齐齐被从模具中倒了出来,溅起一大片水花。每块冰块都是20千克,从水到冰,它们需要经历8小时的制作过程。52岁的徐春红立即走上前去,熟练地用钳子让“卧倒”的冰块“站起来”,并给它们套上“新衣”,然后麻利地拎起甩上推车,动作如行云流水。“子女都成了家,家里没什么经济压力。人不能闲着,劳动虽然累,但是累得快乐。”工作虽辛苦,他脸上却常挂着笑容。吴志中把装满冰块的小推车运到货车车尾,开始装货。“一,二,三!”重复多次弯腰、起身,他将一块块冰块齐刷刷地堆放在货车车厢里。“手碰到冰的时候还是很凉爽的,但是运输冰块是体力活,很辛苦,也很热。”56岁的吴志中是厂内“元老级”的工人,儿子尚未成家,他总想着自己多流些汗,帮儿子减轻点负担,这一干就是7年。货车装满,新生产的冰块要暂时在冷库内“安家”。徐立新将冰块装上小推车,向冷库走去。门被推开,寒气扑面而来,地面结冰有些滑,他小心翼翼把一车冰块运进去并放好。冷库外“热火朝天”,冷库内“冰力十足”,忙了一阵,他浅蓝的衣衫全被汗水浸成了深蓝。61岁的徐立新是组里的老大哥,但他依旧手脚利索,没有半分懈怠。
兰州工业专用冰制冰厂怎么联系
正负抵消下,面对本周开启的高温天,卢伟他们每日2000条冰块的产能并不饱和,“基本上每天下午一点多就休息了”。而这样的每日产能,只是前年24小时满产制冰的三分之一;去年则因为需求收缩遭遇了亏损的一年。“今年还说不准,到目前为止不不亏。”
经营成本挤占利润
除了市场需求的冷暖各异,经营成本的不断攀升也在普遍挤占制冰厂的利润。
作为当地主要用于保障农贸市场用冰需求的企业,陈美忠用“做福利”来形容卖到农贸市场的冰块价格,“卖到市场的价格会比卖到工厂的便宜些,高温天的出厂价大约15块一条”。由于今年制冰所用的水都换成了自来水,“都是雪白的冰,成本也高了”,再加上每月8000元左右的工人工资和与人工成本相近的电费,整体运营成本居高不下。去年,他们在新建厂房时一次性投入了200多万元的全自动化设备,才支撑起了今年的产能。